大明1805_第一五六章 极端的尽头还是折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六章 极端的尽头还是折中 (第3/8页)

根据战舰不同部分的重要程度,布置不同厚度和类型的装甲,装甲盒也分成三到四个级别。

    舰体绝大部分区域都有不同厚度的装甲,所以不会轻易破损和扭曲变形。

    受轻伤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影响航行和作战能力,甚至不怕被洗甲板。

    在真实的海战中,战舰的体量碾压是绝对的,巡洋舰要去单挑战列舰,那基本都是必死无疑。

    巡洋舰面对决战型战列舰,有一定机会拼死送主力舰回船厂修船。

    面对通用型战列舰,可能只是让战列舰的涂装花掉,不影响她去打决战,或者是继续屠杀下一群巡洋舰。

    很显然,分级防护的是通用的理想化设计,所以被称为通用型战列舰。

    这种设计的缺点同样非常的明显。

    在同样吨位下,通用型战列舰的核心舱防护效果,肯定是低于采用“绝对核心防护”设计的战列舰的。

    因为非核心区域的防护占用了装甲份额啊。

    要达到同样级别的核心防护等级,通用型战列舰吨位就要继续提升。

    这样悖论就来了。

    绝对核心防护式战列舰的吨位增加之后,也能继续加强自己的核心防御水平啊!

    在原有的地球海军历史上,纯粹的“绝对核心防护”设计,与传统的保守的分级防护设计,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的短暂。

    基本就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总共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存在过。

    当时又正好是海军条约导致的“海军假日”时期,各海军强国都没有造新船,大部分设计被枪毙在了设计图上。

    到了二战爆发前夕,那些新时代的新锐战列舰,除了“最终决战兵器大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