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 (第3/7页)
来未曾有之。” 学校师生,大多属于洛学子弟。 此时听说就连二程,也只能偶尔命中靶心,瞬间就哗然嘈杂起来。 陈渊继续说:“如何练习射箭?一个字,诚。再一个字,仁。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以诚求仁。仁之道,即人之道也。世间有那君子,一个字不识,一本书不读,但他心中有仁,亦可称得大学问家。世间有那小人,学富五车,通读经史,若其心中无仁,也半点学问都没有。” 说着,陈渊扫视诸生:“尔等心中可有仁?” 众皆无言。 陈渊的一席话,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求学不就是多多读书,领悟圣人之道吗? 怎么以仁来区分是否有学问? 陈渊又说:“如何求仁?什么是仁?这就需要明善。明善之法,在于格物致知。极尽物理,这是向外求;反身以诚,这是向内求。君子慎独,格物致知,日行一善,便是做学问的方法。因此,治学要分三步走,即明善、求仁、致圣。读书识字,理解经义,这只是明善求仁的一个手段,而非治学的真正目的。” 诸生还在迷惑之时,那位尖子生闵子顺,像是突然悟到了什么。 他起身出列,朝着陈渊长揖:“晚辈已过而立之年,自负读遍圣人文章,今日方晓治学正道。晚辈愿追随先生左右,明善求仁,十年之内,不再科举。” 这句话,让闵文蔚面子挂不住。 闵子顺是他的族侄,跟他学了二十几年,竟被陈渊一席话拐走了。还说什么“今日方晓治学正道”,难道自己以前教的不是正道吗? 陈渊微笑颔首,让闵子顺先回去坐好,接着开始讲如何格物致知。 朱铭听了一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