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 (第2/7页)
许久,闵文蔚和陈渊联袂而至,在场师生立即闭上嘴巴。 闵文蔚率先发言:“今日有幸,请到南剑名儒陈先生,在俺们洋州书院讲解圣人之学。陈先生是龟山先生首徒,而龟山先生又师从二程,可谓是洛学嫡传正宗。洋州虽为文萃之地,怎奈近年来文脉不兴,陈先生至此讲学,必可带来新风气……诸生请站起来,执弟子礼拜之!” 全校学子纷纷起立,集体向陈渊执弟子礼。 如此正式且隆重,陈渊在各地讲学,还是第一次遇见。初时难免有些愉悦,随即又暗自叹息,洋州书院规矩太严,学生们都被训练成木头人了。 陈渊长身而立,面对两百多师生,开始讲述自己的学问:“请问,诸生为何而读书?” 全场静默,无人回答。 洋州书院的规矩,老师讲课的时候,不能随便插嘴发言。 陈渊只能随便抽一个学生:“你来说。” 那学生立即给出标准答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很好,”陈渊微笑道,“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可称圣矣。读书就是为了做圣人,学以致圣。想要做圣人很难,便如学习射箭,要在场中立一箭靶,此所谓有的放矢。做圣人,就是吾等读书之靶。” “初时射不中,不必灰心,勤加练习便可。总有一日,能射中箭靶的边缘,这已称得上君子。次次射中靶心,那才叫圣人。吾辈士子,能偶中一次靶心,此生便足以称道。” 尖子生闵子顺忍不住问:“先生,二程可称圣人乎?” 陈渊摇头:“不能,两位程先生,只偶中一两次靶心而已。但他们可以次次不脱靶,正是君子中的君子。次次命中靶心者,已天人合一,得中庸大道,千余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