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13【榴莲成熟时】 (第3/6页)
先立筭数’。时也易也,上古之时,国小民寡,结绳就能记事。三王之时,国土变大,人民变多,需要用到数字。而今我大宋,疆域辽阔,民众亿兆,以前的筭数已经无法承载,须用到更为复杂的筭数。今之群贤大儒,广注六经,却无人改进算法,我辈当奋力补之!” 这个观点,确立了改进数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是拿孔子和《尚书》来做背书。 陈渊对此非常赞同,却又叹息:“可惜科举取士,已经废除明算科。” 宋代科举改革的时候,诸科都并入了进士科,专门考数学的明算科被取消。如今只有明法科得以恢复,主要考律法,顺带一丢丢的数学题。 科举不考,数学不兴。 除非有人造反成功,强行把数学添加到科举考试当中。 吃过餐饭,校工来收拾碗筷,陈渊继续做几何练习题。 郑泓跑来拜见:“朱相公,大郎,家祖设宴邀请二位,商量君子茶的买卖事宜。” “可以,”朱国祥问,“哪天赴宴?” 郑泓说道:“接下来几天都行,只看两位哪日有空闲。” 朱国祥说:“就明日正午吧。” “恭候两位大驾。”郑泓高兴道。 郑胖子都走了,陈渊依旧在埋头做题,时不时的请教解答方法。 父子二人,金手指在身,对学过的东西记忆清晰。但难免忘了传授某个公式,陈渊提出问题,他们再把公式给补上。 就陈渊的学习速度,最多一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