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零四章 让大明家庭都能用上汽车 (第6/6页)
文上的最终结果,否则会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历史上的福特,本来可没准备提高工勤。 福特是个工厂主,并不是一个家长式的政府首脑。 福特更有名的名言是:「我只是雇了一双手,为什么来了一个人?」 实际情况,是因为他的标准流水线工作过于枯燥辛苦,工人辞职率高达百分之三百。 一个岗位一年内要换三到四个人。 福特为了留住熟练工人,不得不多次提高工人工钱。 最终直接提升到了翻倍的程度,才将熟练工人的辞职率压倒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流水线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的降低了福特汽车的生产成本。 美国市场上的汽车价格从两三千美元,一路降低到了两三百美元的程度。 其他的小型汽车作坊纷纷倒闭,大型汽车工厂照搬福特的生产模式。 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时代到来了,汽车生产线工人的工钱保持在了较高水平。 相关人员所做的选择都是直接利益驱动下作出的,造成最终结果的内在原因,是工人更高强度的劳动,让整体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导致福特公司的生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 参考这些经验的话,最关键的部分还是流水线效率,以及尽可能的压低成本。 配合流水线效率的提升和工作强度的提升,同步提升汽车产线工人的工钱,最终达到相对合理的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大明的战斗机的生产,也可以尝试设计生产线模式。 朱靖垣心中过了一遍历史上的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然后转向郑复光说: 「回头我写个生产规划,发给大明本土的工厂去试试。」王子虚的大明180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