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四章 让大明家庭都能用上汽车 (第5/6页)
,首先可以尽可能缩减成本和配置。 「让车能跑起来,能控制速度和方向就行了,不需任何复杂功能。 「比如说档位就三个,快、慢、倒,启动可以用手摇的。 「然后用流水线生产,尽可能标准化的流水线。」 朱靖垣准备参考历史上的福特,参考和复现他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同时准备在大明重现创造中产阶级的「神话」。 其实这个世界的大明,已经有流水线这个词了,当然是世祖皇帝陛下提出来的。 而流水线这个东西本身,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古代景德镇的瓷器,几十道工序,几十个人负责。 英国人工业革命时代的新瓷器厂,也将工序分解到了每个人。 不知道为何,很多文章直接将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当作「流水线」的发明人。 还说他「发明」流水线的创意,是在「流水限屠宰厂」参观的时候想到的。 前后矛盾…… 福特最多只能算是设计了汽车生产流水线。 在那之前的汽车,基本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 一群工人围着一辆车忙活,做完一辆再做下一辆。 福特将其分解成了标准化的流水线。 然后就是他的那些鸡汤文中描述的「神话」。 「伟大的五美元」,主动将工人工资从每天二点五美元提升到每天五美元。 「创造了美国中产阶级」,带动美国工人收入整体跃升一个阶段,扩大了中产阶级规模。 还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推动了人类文明加快进入新时代」等等。 想要重现的他的这些神话,得去看他的cao作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直接照搬后世鸡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