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三章 泰西女翻译 (第2/5页)
今年二十五岁的斯托克顿,在同龄的年轻人里面,可以算是比较有能力的。 按照西厂的建议,阮元把托马斯和斯托克顿带在身边,担任自己的翻译和非正式幕僚。 这天上午,斯当东整理派往各县的翻译名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于是斯当东马上去请示阮元: “东翁,包括属下在内的翻译人员,如今已经算是东夷国长史府的公务员了。 “而且翻译可以算是王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那么他们在冠服上是否应该有所表示? “我们要继续穿着日常服饰,还是应该更换为大明的传统文书人员的服装?” 阮元正在规划考试详细内容的,听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朱靖垣的回复。 主要是东夷国以后要用的泰西人,东夷国内的泰西公务人员,具体应该怎么筛选。 阮元其实并不怀疑朱靖垣的判断。 阮元和大部分传统大明人一样,对于完全抛弃自我族群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感。 古代对于轻易投降,对于异族阿谀奉承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少好感。 但大明的高级官员都记得世祖皇帝陛下的提醒: “不要期待所有人都永远忠诚、廉洁、正确。 “如果只想找完美无缺的臣子和属下,必然会就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让有缺点的人发挥作用,是所有决策者都应该拥有的能力。” 阮元同样明白,要让这些人发挥作用,首先得看清他们。 而想要看清一个人,有时候只需要几句话,有时候可能需要很多天。 可以专门去调查和评价,也可以随时都找机会去评估。 于是阮元吩咐说: “当东你去召集被聘请来的翻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