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六章 极端的尽头还是折中 (第5/8页)
累的。 战舰设计本来就不是一劳永逸的,是要不断的迭代升级更新的。 具体到一艘战舰上,建成之后也仍然是可以大幅度升级改造,修正原有问题和更换新设备。 完全不留余量的一次性设计反而是不成熟的设计,朱姆沃尔特那种设计问题跟有没有余量没有关系。 朱靖垣起身来到讨论的桌子前,那上面现在摆着一堆阶段性的设计图纸。 有几张接近定稿状态的整体概况图纸被摆在了最上面。 战列舰有三套,航空母舰也是三套。 战列舰一号方案,采用绝对核心防护设计,其他参数也为决战需求做了极端化的调整。 使用四座三联装三百六十毫米舰炮,主装甲厚度三百六十毫米,倾斜二十度布置,最大航速二十三节。 这就是一艘典型的“铁王八”,这防御水平在这个时代是明显超标的。 如果放在原有地球历史上,会成为仅次于大和的世界第二,远超衣阿华、黎塞留等新锐战列舰。 朱靖垣扫了一眼就直接放弃掉了,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想要这种很快就会淘汰的战列舰。 虽然设计方案有预留升级锅炉,把航速提升到二十七节的计划。 朱靖垣虽然也考虑着升级锅炉,但也必须做好不升级锅炉,直接用到淘汰的可能性。 二十三节是真的没办法加入航母编队活动的,二十七节都相对保守了。 战列舰二号方案,采用两种思路的混合并且折中,同时更倾向于更加传统的设计。 主炮降低到三座,主装甲厚度降低到二百八十毫米,仍然倾斜二十度布置,最大航速三十节。 在拥有完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