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第1/3页)
以更开放、更从容地姿态走向国际,向世界宣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新时代的“送去”。 不同于腐朽的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们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我们的文化,顺应历史潮流稳步向前; 不同于百年前果党政府的伏低做小卖国求荣,我们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带着五千年文化底蕴与沧桑巨变七十载的伟大跨越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一幅幅无声的画面闪过,和着楚棠的讲述徐徐铺展,轻易便引得所有人倾目侧耳。 【吸收外国之优长并不会令我们“变质”,“走出去”也不再是当年懦弱的“送去”,何以如此? 是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是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是新时代更为稳健的扬帆远航……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托举了我们的自信。】 【我们或许会想起当年的盛世大唐,长安街上往来如织的异国面孔,异族亦可供职于庙堂,官员百姓以新鲜的眼光接纳不同于本国的文化,又慷慨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举措,其实古已有之。 而后来的不断紧缩,或许正如鲁迅先生的诘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坦然地给出新时代的回答:没有! 百年前,面对神州陆沉与精神界万马齐喑的现状,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刻画出了自己理想的贤达: 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取异邦先进之技为己所用,又将自己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宣之于世界,既能“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