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058节 (第4/7页)
供了另一条改制的道路。 那就是利用公检法去进行官制改革。 其实不管这官制是怎么改,本质上还是君权与相权。 太祖太宗建制,真宗、仁宗放权,导致目前北宋朝廷,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机构臃肿,效率非常慢。第二,相权过大,因为目前三省官员不具备实权,全部都是听从政事堂的,再由宰相跟皇帝议事,皇帝是无法直接下令三省。 这两点合在一起,就导致没有宰相点头,这皇帝的政令,光在三省都不知道要转多久。 这就是为什么要设制置二府条例司,这边就是王安石一个人,这期间的新政政令都是往制置二府条例司走,等于是绕开政事堂和三省。 但制置二府条例司肯定只是一个临时结构,要不然的话,王安石的权力根本无法控制,那边一群宰相说了算,这边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这只是一个临时计划,如果削弱相权,还是通过官制改革。 但如果精简机构,宰相的权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因为相权本就越来越大,臃肿的机构也是在限制他们。 如何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去限制相权,这真的是需要cao作的。 在历史上,手握大权的赵顼是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回到三省制度,目前是二府制度,也就是政事堂和枢密院,回到三省,就等于将政事堂切割开来,一分为三,安置在三省,使得三省是直接面向皇帝,就预示着皇帝将走向前台,直接参与政务,而不是通过宰相,同时再精简机构。 但事实证明,只是分割了相权,效率不但没有提升,反而还下降了,原因就在于相权分割。 之前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