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1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112节 (第3/7页)

着外部压力,来寻求内部改革。

    但是富弼、司马光都反对这种做法,富弼给予赵顼的建议,是二十年不要用兵。

    潜在意思,就是现在国家民生凋敝,至少需要发展二十年,才有对外一战之力。

    故此富弼、司马光也都多多少少将责任推给王安石,只是说没有韩琦说得那么直白,因为在这期间,主政的就是王安石,要是王安石不那么激进的话,宋朝就不会陷入这种困境。

    王安石当然也不傻,他也非常清楚宋朝现在无力与辽国开战,关键一旦跟辽国开战,那西夏怎么办?他的重心全在西夏,他的计划也是要先灭西夏。

    所以,他也是建议积极与辽国谈判,可以做出一些妥协,比如说拆除雄州的防御工事,但不能太过分。

    同时,他认为该加速为消灭西夏做准备,否则的话,始终会被这两方势力给钳制。

    其中唯独文彦博和曾公亮比较强势,他们就认为,要做好战争的准备,要积极防御,不能寄望于辽国不打你。

    但他们都认为,辽国现在的国力也是吞不下大宋的,要开战,他们也会损失惨重的。

    这里面依旧看得到革新、保守两派的斗争。

    在这期间,张斐倒是没有在cao心这事,而是一直在跟皇庭、三司讨论农税问题。

    皇庭已经叫停税务司,认为如果农税要是不变的话,那就违反了新税法。

    三司也愿意做出妥协,但问题就在于妥协多少。

    这里面的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因为贫瘠之地可能是颗粒无收,但是肥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