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112节 (第2/7页)
根据他在河北地区担任安抚使时的观察,两国百姓已经数十年未经战事,其实都非常厌战,基于这一点,韩琦认为辽国是没有与宋朝开战的意图,因为没有民意基础。 而之所以这么做,就在于王安石这几年张牙舞爪,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改革变法就是要干你们的。 关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自王安石为相以来,他将一些支持他变法的将军安排在边境,而这些将军都属于激进派,导致周边势力都开始积极防备宋朝。 韩琦认为这么做是非常重大的失误,他认为应该暗中练兵,加强防备,在羽翼丰满之前,要积极改善周边关系,哪怕是对西夏。 并且举出汉武帝的例子,经过文景两代人两代人的发展,汉武帝才开始与匈奴撕破脸皮的,王安石改革才几年,成果未见多少,但他喊得比谁都凶。 那唐太宗都隐忍了三四年,你至少得隐忍十年吧。 他的建议就是废除王安石的一些军事上的政策,以求解除辽国的疑虑,此事便可平息,因为他认定辽国是不会轻易与宋朝开战的。 虽然韩琦肯定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他不认同王安石的一些政策。但他说得也都是事实,就是稍微夸张了一点。 因为王安石改革变法的目的就是要打仗,这也是他和赵顼的共识,正是因为这一点,赵顼才愿意支持王安石的,别得大臣都没有王安石这么猛,那王安石肯定要喊这口号,要对外强硬。 不然的话,他没有改革变法的理由,其实他跟张斐是一样的,都是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