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节 (第3/7页)
一句还提议官奴自赎自身,怎么后一句又谏言朝廷赦免受株连之刑的奴隶?”大司农起了惜才之心,给她一个打补的机会。 “人群不一样,能赦免的这群人是底层人,为奴为仆之前就是寻常百姓,他们没那个能耐赚赎身的钱,但有踏实种地的心性。”隋玉委婉地说,能拿钱赎身的人群是类似于隋氏一族受牵连流放的人,如果当时能赎身,隋氏一族的小孩是能保全下来的。 宣平帝来了怒气,他沉声说:“看来你对你们隋氏一族受株连一事有颇多怨言。” “陛下明鉴,草民是为朝廷分忧。”隋玉绝口不承认,“荒地、冗奴的现象的确存在,我是因着又从商又cao劳农务,行走在外会考虑到这些事才兴起的这些念头。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鄙见,草民对朝堂的事不了解,陛下若是觉得我的意见荒唐,还望陛下大人大量,不跟无知民妇一般见识。” 宣平帝不作声,她的这些小心思任她如何狡辩都是无法遮掩的,但又挑不出大错,再一个方面,她如今有棉花之功在身,他也不可能因她言语过失降罪,一旦降罪,谏官能骂臭他。 “罢了。”宣平帝端起茶碗喝口水,显然是不打算再谈。 隋玉垂眼不作声。 “玉掌柜,耿中丞前两日禀报您喜好名声,陛下考虑到棉花于朝于民两利,您有功,故而封您为氎(die)花夫人,再免您二十年的缗钱,并为你的客舍赐块牌匾,乃是陛下亲笔题写。”候在一旁的太监此时开口。 隋玉眼睛一亮,萎靡的神色迅速散去,整个人瞬间精神了。 她激动之下,下意识磕头道谢领赏。 “多谢陛下,谢您不跟我一般见识,我在敦煌一定尽心竭力地协助农官让河西四郡都种上棉花。” 她这会儿又实诚的紧,宣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