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_第3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节 (第2/7页)

补种棉花的人力短缺,这部分可以用官奴补上。”赵西平坦诚道,他不懂奴隶于奴隶主有多大的利益,受眼界所限,他说得干脆又利索:“以敦煌为例,距设立敦煌郡有四五十年了,当初迁过去的官奴生子再生子,人数可能早就翻倍了。就我了解到的,养牛养马的官奴比牛马还多,我家里的几个官奴都是从养牛场送来的。”

    宣平帝坐直了,这个莽汉倒是无知无畏,什么都敢说。

    “玉掌柜有什么看法?”他问。

    “草民跟赵千户的想法一致。”隋玉惊讶于赵西平跟她想到一起去了,她抓住这个机会说:“不过我觉得打入奴籍的奴隶,尤其官奴是犯过罪的,陛下若是肯赦免他们,他们得掏钱赎买奴籍。”

    隋玉明白,于朝廷有利,赦免官奴的政令才能推行下去。

    “奴隶哪来的钱?”大司农问。

    “可以赊欠,想从良的奴隶多半是有想法有能力的,从良后背上一笔债,还不上还是奴籍,于朝廷没有弊端,还能少养一些。”隋玉说。

    宣平帝龙颜大悦,说:“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了。”

    隋玉沉默片刻,她再三纠结,还是选择开口:“草民私下以为,受株连之罪的奴隶或许能按照罪责的轻重释放一部分,这部分将会是种棉花或是种粮的主力。我们家有三个官奴是十几年前因丈夫和亲爹当过山匪打入奴籍的,他们母子三人不是凶恶的性子,一个在灶下做饭多年,两个为我们忙农活还跟着我走商,是老实又能干的性子。”

    宣平帝沉下脸,他这下确定了,隋玉的确是在为奴隶鸣不平,甚至可以说对律法有诸多不满。

    殿内的气氛一扫平和,迅速凝重下来。

    耿中丞看隋玉一眼,他知晓她大胆,没想到她竟大胆到这个地步。

    “你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