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 (第2/4页)


    自从李世民登基以来,虽然天灾不断,但朝廷吏治廉明,每次都尽力救助,也算是国泰民安,已有盛世之像。

    其实中原的老百姓很朴实,谁给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跟谁、挺谁。

    填饱肚子才是老百姓最实际的需要。

    即使李二陛下德行有亏,但都与他们没有关系。

    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让他们吃饱饭的皇帝,而不是满口仁义道德而不做实事的圣人。

    所以,朝廷主持如此盛会,各藩国使臣与朝臣向皇帝拜年,百姓还是很希望看到的。

    百姓对于那些不远万里到来的藩国使臣,更是体现出了高高在上的民族优越感。

    按照流程,当然是由皇帝在太极殿内召见各路人员。

    由于负责招待外宾的任务是由鸿胪寺负责,此时的杨帆倒也没有什么其他事。

    因此与其他三省六部各司官员一同在太极殿外的广场上等候召见。

    放眼望去,整个广场已人满为患。

    这里不仅有长安城的各级官员,也有从各地赶来述职的各地官员,更有带有异域风情的外族人员。

    因为礼部早已安排好各自的区域,大家都在规定的区域内静静的等待着。

    这么多的觐见人员,当然是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被接见,所以有着严格先后顺序。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皇帝首先应该接见的是各藩国使臣这些国际友人。

    毕竟国家形象很重要嘛!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大唐恰恰相反。

    首先觐见皇帝的是各地的封疆大吏,如大都督、各州刺史。

    其次才是各州府地方官员。

    最后才到所谓的藩国使臣这些国际友人。

    至于这样的安排会不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