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 (第5/11页)

们知道咱造出了这种新机器,然后用‘在这个府只独家卖给他们一家’,换取他们承诺不仿造、高价买咱的机器,跟着咱一起,每家吃一个府的独食。

    我们的机器卖得虽贵,但一台就可以比原先省掉四五个纺纱女工,苏松人工又贵,物价也贵,一个工每月可不得将近二两银子开销?一年至少是十五到二十两。

    咱一台机器就算赚他们八十两,也不过是他们省下的女工们一年多的工钱。而机器卖出去至少能用好多年,咱还保修,只拿他们前一年半省下来的工钱作为报酬,那些豪绅也都看得明白的。”

    沈树人听后,也是不由眼神一亮,对董小宛的商业手腕又高看了一眼。

    确实,在没有专利法的时代,也只有这样最能确保垄断利益了。

    对方虽然能仿造,但只要被沈家发现有仿造、发现那个府有更多新式织机出现,那沈家就对那儿敞开了倾销新机器。

    到时候那个府的棉纱、缫丝价格肯定会下跌好几成,买高价机器的“独家经销商”自己的利润空间也会被砸得暴跌。所以,还不如一致对外维持保密,先吃几年垄断红利。

    说到底,这个cao作只有在客户很少的情况下才玩得转,因为参与的人少,就容易控制,每个府就只许一家最有势力的垄断资本家参与,也避免了“公地悲剧”。

    当然,这种控制肯定持续不了太久。毕竟每家都有那么多纺纱女工,会用到这种新机器,而只要有利润空间,纺纱女工就会想办法记住机器结构,然后偷偷回去仿制。

    就算把纺纱女工统统都换成垄断家族自己的家生女奴,也难保不会出现背主逃奴。

    所以,即使那家被沈家授权的垄断资本家在当地势力再大、古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