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直击时弊 (第4/6页)
为!” 听到这话,崇祯哑然失笑。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斯言在理。 郑遵歉商贾出身,就免不了替商贾代言。 归根结底就一句,再加征商税是不行的。 “郑兄此言差矣!”郑遵歉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士子长身而起,慨然道,“只是正本清源远远不够,仍需辅以节流才行!” 崇祯回头,发现是国子监生顾炎武。 就是被崇祯盗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位。 不过此时的顾炎武还叫顾绛,也是国子监的学生。 郑森便一肃手说:“宁人兄,请到堂上说你的宏论。” 顾炎武昂然上了彝伦堂团团一揖说:“在下昆山顾绛,参见圣上及诸位同仁。” 稍稍一顿,顾炎武对着郑遵歉说道:“郑兄方才说只需正本清源,令天下税银流入国库便可使国用不足之痼疾迎刃而解,在下以为大谬不然。” 郑遵歉一揖后作说:“愿闻兄台之高论。” 顾炎武道:“在下只问一件事,辽镇兵额最多时也不过十二万人,既便是按照一个募兵月饷2两计算,一年亦不过二百八十八万两。” “既便是算上军械及粮草开支,也不过四百万两。” “然而朝堂诸公核定的辽饷额度是每亩一分二厘,实际征收辽饷近七百万!” “按说辽饷应该绰绰有余才对,可实际上却是入不敷出,圣上方才也说为了补足辽镇欠饷不得已折节向京中勋贵百官募捐。” “我不明白辽镇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