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 位极人臣 (第3/4页)
上是忍辱负重,为国除贼。 那么执掌朝纲以后,迅速变得居功自傲,就连蔡邕这等大贤,亦是毫不留情的诛杀,由此可见其心性。 董卓死后,王允当即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权势不下往日之董卓。 根据《后汉书》记载: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也就是说,王允用计杀掉董卓以后,就觉得连董卓都能弄死,再也没有什么能难住自己,就不像以前那样小心谨慎,与众人和颜悦色商议,反而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时间长了,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得志便猖狂,王允就是其中翘楚。 由此也可以看出,哪怕李傕、郭汜后来没有攻破长安,王允也已经失去了人心。 再看看王允得势以后,如何对待功臣吕布吧。 根据《后汉书》记载: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吕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而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 连吕布这种武夫都知道,应该赦免董卓部曲,王允却刚愎自用,不纳谏言,最终逼得李傕、郭汜等人起兵,攻陷长安,可谓是自食恶果。 吕布自己也是贪图名利之人,尚且知道将财物赐给公卿、将校,收买人心,王允反而吝啬不肯赏赐,如此谁又肯效死力? 像吕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