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 位极人臣 (第2/4页)
车之鉴就在前面。 朝中的确有不惧死的忠臣,不过关羽奉先帝遗诏,立皇子协为天子。 从道理上来讲,关羽这种做法根本无可挑剔。 更何况。 天子刘辩被吕布劫走,生死未知,又有关羽威慑当前,这才没有人继续出言反对。 假如关羽真的大逆不道,朝中仍旧会有不怕死的忠臣站出来。 当然,年龄尚小的刘协,却根本不知道其中猫腻。 他看到满朝公卿,因为王允之死就战战兢兢,不敢继续出言反对,眼中不由露出鄙夷之色。 “这些,难道就是大汉所谓的栋梁之才吗?” 怀疑的种子,在刘协幼小的心中种下。 假如这些人真的不惧生死,仗义死节,纵然仍旧反对刘协登基,刘协也会从心底敬佩他们。 可惜的是,满朝公卿所作所为,让刘协失望了。 关羽看着倒地不起的王允,脸上没有任何波动。 之所以毫不犹豫杀掉王允,乃是因为关羽知道,王允乃两面三刀之人,不得不防。 历史上董卓的下场,关羽历历在目,他不愿意成为第二个董卓,那么就必须剪除后患。 当然,假如王允真的忠君为国,关羽可能也不会如此冷酷。 事实上。 历史上的王允并非演义中描述的忠臣形象,若非迅速败亡,未尝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演义中许多描述的忠臣形象,说到底大多也是给失败者的赞誉罢了。 如果说王允对董卓两面三刀,还算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