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肯定的答复 (第2/10页)
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改革大业中,尝试者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不仅自身性命不保,还要落得个jianian贼窃国的骂名。这种难度,相当于在珠穆朗玛峰顶上放一块砖头。 因此,改革不仅要求有精明的宏图设计者,还要有一位英明强悍的君主来鼎力支持。在这些变法领袖中,运气比较好的当属王安石了。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还是名学者、诗人、散文家。他的文章可以和韩愈、柳宗元相抗衡,诗词在“八大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王安石的童年世界中,发生过这么一件奇事。有一次他和父亲去舅舅家做客。舅舅住在金溪县,位于现在的江西抚州。 去了之后,外婆无意间讲起了一件奇闻:原来,邻村有一户姓方的人家,祖上几辈都是种田的。其实说白了,整个村里读书的人也没几个,整个县上中进士的也就小王的外祖父,以及他的几个舅舅。 外婆说,小方长到五岁,还没见过笔墨纸砚,忽然就嚷嚷着要这些东西。他家人从别处借了来给他,只见唰唰唰,四句诗便出来了。而且是有模有样,有理有据。王安石说:“这哪儿能啊,这我也可以。”于是央求外婆带他去一探究竟。外婆年纪大了,经不起来回六十里路的折腾,他舅舅们就说:“得,明天带你去看。” 见了面之后,一问年龄,这小孩只比自己小一岁,年方十二。 王安石说:“听说你诗词水平很高,写几句出来让我亮亮眼。” 小仲永说:“我只会写诗,不会作词。” 王安石疑惑了:“这是怎么回事?” 小仲永半天回道:“实不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