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打大一些 (第2/4页)
” 晚上8点整,信阳机场飞行员寝楼关门落锁。 35中队8人,36中队9人,坐在院子里面兴奋的商讨着明天的作战细节。 “苏军的轰炸机群,虽然在3月进行了7次长江江面的集群轰炸,最少的出动了6架SB-2,最多的一次出动了18架,也炸毁炸伤了几艘舰船,不过都是低防护的运输船,或者小炮艇。” 杜剑南在大黑板上面,象征着长江的曲线上空点了几个小白点。 “这些低防护的运输船和小炮艇,也极少是被直接命中;而是航弹从近2千米的高空投掷,产生巨大的触水动能加上炸药的威力,在舰船附近水面产生了凶猛的冲击波压力,击穿了运输舰的薄弱铁皮,或者直接拍翻了小炮艇。” 杜剑南继续说道:“而这些对于装甲较厚,吨位较大的军舰,却很难造成这种不可逆转的创伤。” “杜老大,你说怎么搞?” 杨梦青显得急不可耐。 “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距离制约,SB-2机群没有战斗机跟随,参与攻击;大体型,不灵活,使得SB-2不敢进行低空俯冲投弹,害怕遭到日军高射机关炮的攻击。” 杜剑南在黑板上面写下了‘三联25mm’,这几个字。 “鬼子的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cao作人员多,弹匣容量小,装填速度慢,发射速度及弹丸初速也不高,缺点一大堆。攻击285低速度的雪莱克/A-12俯冲攻击机还行(原9大队在37年8月25日,用A-12攻击沿长江登陆的日军运兵船,有两架被日舰的防空炮火击落,其余多架受伤。),打敢于低空俯冲投弹的SB-2,更不是问题;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