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3 (第2/3页)
义的通俗化与简介化,不是寻常和尚做得。但他着恼他们轻视于她,才不禁反驳。 白素贞虽感他的心意,但对面三僧的修为,委实不可度量,妄加驳斥怕是要惹来灾祸,连忙冲他使眼色。许仙却只是轻拍她的手臂,示意她不用担心。 法源肃声道:“此乃佛门净地,未可妄语,你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语含威胁之意。倒是另外两个僧人,一个笑面呵呵,一个醉眼朦胧,似乎全不放在心上。 许仙心道,若比道行,我是不及你们。但若比诗词,便是道祖佛祖在此,也差了我十万八年里呢! 想也不想,开口便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三僧相顾讶然,这诗中的意义却刚好与前诗相反,前诗要超脱凡尘,这诗开口便是“结庐在人境”,仿佛在说,何必远遁世外,“心远地自偏”。于意境上却又胜了一重,这才知道许仙名不虚传,正欲开口。 许仙将桌上的酒饮了一杯,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三僧又欲开口,许仙又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青虽然不太明白诗中的意味,但见三个目中无人的老和尚被许仙堵的一愣一愣,不禁咯咯笑出声来,如银铃一般在松间飘荡。 法源方丈发青的脸色也不禁红了一红,若论佛法禅意,许仙当然是比不上他。但要形成极好的诗词,却非得又极高的文字功底才行。猝然之间,哪能想得出与许仙的诗相提并论的诗句。 那笑面僧哈哈大笑道:“果然是五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