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_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四) (第8/16页)

纪开始的海上贸易,从中国到阿拉伯地区,就是利用从赤道到北纬30区域的季风进行。每隔半年季风转向,使得货船来回都节省时间。由于季风准时,称之为信风,又名贸易风。仔细观察可发现,季风的路径同样满足洋流的规律。现在把这种自转带来的偏移力称为科里奥利力,一个意大利人的名字。注意,第一:不是饼干。第二:这个力不是真正存在的,只是等效出来的。

    思考:

    厨房的排水孔,在排水时经常形成旋涡结构,这个旋涡是左旋?右旋?或都有可能?这里能用科里奥利力解释吗?

    飓风,带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低,周围的气流补充进来,使用科里奥利力分析,北半球的气旋旋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天气预报出现卫星云图,若有气旋,根据形状,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发生在北半球或南半球。

    在北半球的夏天,热带上升的暖气流向南北方向漂流,到在北纬30附近下降,形成多个高气压包,持续范围3000公里以上,那么此气包的旋转方向应该是什么?这个会是季风形成的原因吗?

    观察地球,发现北纬30区域,沙漠密集。但中国长江流域却是粮仓。美国中南、东南部由于墨西哥湾和大西洋供湿才免遭涂炭。若无青藏高原,沙漠会延伸到哪里?

    马尼拉大帆船,从地理和经济因素来分析(看过加勒比海盗么?德雷克海峡,以海盗船长的名字命名),为何不绕行南美回西班牙?额外的情况,玉米、西红柿、土豆、番薯随这条航线引入中国,这些新物种经过长时间熟悉后大规模种植。早几十年的话,大约明朝可能坚持住了。晚百年,就没盛世了。事实上,美洲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