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 (第6/7页)
到这种程度。不仅无知,而且自大,有真学问不求,反而去求只言片语的经义。 “难道无法科举当官,儒生就不做学问了吗?愚蠢至极!”陈渊终于怒了。 闵文蔚道:“学问当然要做,大道就在书中。” “这学我不讲了,收的钱也会退你!”陈渊拂袖而走,已气得浑身发抖。 师生们傻乎乎看着,场面似乎很熟悉,去年已经发生过一次。 当时陆提学从西乡县归来,被闵文蔚请到书院讲学。也是如眼前这般,讲到一半便不欢而散,陆提学还跟闵文蔚大吵一架。 朱铭快步追上去,微笑作揖:“先生何必动怒,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讲便是了。” 陈渊说道:“吾之怒,非为己也,怒其误人子弟!” 朱铭建议道:“既如此,不如去山下讲学。在那闹市中也可,在那汉江边也罢。士子可以来听,百姓也可来听,便是官吏也能来听。这不比在山上讲学更好?” 陈渊略一思忖,点头道:“此法可行。但那些愚夫愚妇,大字都不识几个,真的能够听懂吗?” “先生刚才不是说,只要心怀诚与仁,便无知小民也是大学问家,”朱铭说道,“先生只要把道理讲得浅白些,多用日常事物比喻,愚夫愚妇自然就开窍了。” 宋代虽然讲学之风盛行,而且学术著作越来越口语化,但还真没有跑去大街上讲的。 直至明代中期,讲学才直面底层民众,就连乞丐都可聆听大道。 陈渊有些拿不准:“可以试试。” 朱铭又说:“先生所言,只要诚与仁,人人皆可为圣。既然如此,升斗百姓的道在哪里呢?” 这把陈渊给问住了,他说人人可以成圣,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