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3【沙县名儒】 (第3/6页)
,牌子上有编号,还刻着“上舍”两个篆体字。 朱铭看着偌大的学校建筑群,好奇道:“洋州书院真的全靠捐资办学?” 白崇彦说:“洋州的士绅商贾,但凡想扩大声望的,都会捐钱给书院,同时把家中子弟送来读书。也不全靠捐赠,内舍生和外舍生都要交钱,学费每年十贯,住宿则要二十贯以上。若是入学考核不过,还得额外交钱。比如郑泓那胖子,他家也捐钱了,可他学问太烂,入学时须得再多交钱。” 好嘛,还有议价生。 其实各级官学,包括太学,也有议价生存在。 太学的议价生名额,最初只有几十人,如今已增加到100人,且不占用正规学生的名额。由于朝廷越来越重视太学,做议价生还得额外送礼,一般人交钱都读不上。 朱铭带着白胜、石彪,来到一个空置的宿舍,白崇彦的书童也能在这里暂住。 床上桌上全是灰尘,还得自己收拾。 白胜帮忙整理着床铺说:“这里真个舒坦,比乡下好多了。” “毕竟是洋州。”朱铭笑道。 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每年三十四贯,这可不是一般人读得起的。白崇彦的家庭出身,在这里只能算中低层。 贫寒士子,连大门都迈不进来! 朱铭问道:“郑胖子也在山上住?” 白崇彦说:“他经常回家住城里,书院三月一考,连续三次季考不合格,就要降舍降等。若降到最低等,还是考试不合格,就会被书院轰出去。郑泓从来没有合格过,每次季考之后,都得重新交钱入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