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_0083【王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83【王炸】 (第3/6页)

虫。”

    陆提学问道:“如此间作之法,等于只种了半亩玉米,也能亩产一石?”

    “或许不到一石。”朱国祥说。

    他是按建国初期数据来推断的,新中国刚建立那些年,没有良种,没有化肥,玉米平均亩产62公斤多一些,差不多就是宋代的一石。

    至于几十年后嘛,亩产800多公斤的玉米都有。

    穿越带来的种子再退化,估计也就退化到建国初的水平。

    宋代北方的好田,亩产也有一两石,个别还能达到两石半。可如果换成贫瘠山地,粟米、高粱就亩产不足一石了,强行种小麦甚至只产三四十斤。

    更何况,眼前这块玉米地,还套种了其他作物,加起来的产量非常吓人。

    陆提学说道:“待玉米、红薯收获之后,你送一些种子到兴元府,提学司明年会搬到兴元府办公。”

    利州路的辖区范围,大概就是川北一带,以及陕西的秦岭以南地区,还沾着一点点甘肃地界。

    其政治中心,此时已经迁到汉中,但军事中心依旧在四川广元。教育部门(提举学事司),明年也会迁到汉中。反正乱得很,几套班子互不统属,平时也不怎么交流。

    陆提学又问向知县:“伱的职田还剩多少?”

    “不到两百亩,”向知县抱怨道,“茶汤钱也一直没补足。”

    向知县的职田满额为两顷,不属于他,属于知县这个职位。但职田早就被侵占了,甚至搞不清楚是被谁侵占的。

    这种情况极为普遍,朝廷的解决办法是:一点职田都不剩的,每月补发11贯茶汤钱。有职田但收入不足10贯的,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