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_0006【官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06【官马】 (第4/8页)

离,田埂就变得稍宽,宽阔处必然种着桑树。一可采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二可稳固田埂,防止水土流失;三可避免别人侵田(桑树就是田界,把田埂移了也没用,除非把桑树根都扒掉)。

    穿过几块油菜田,已然接近村落,这里大概住着十多户人家。清一色茅草屋,墙体为土石结构,屋顶覆盖茅草遮雨。

    父子俩早被发现了,刚走到村口,就有几个农民过来。

    为首者是个庄稼汉,似乎三四十岁,又似乎四五十岁,脸上皱纹密布,很难搞清楚年龄。

    没等对方说话,朱铭就作揖行礼:“老乡好,我父子二人想讨口水喝。”

    这个举动,把那些农民整不会了。

    二人披荆斩棘苦行十日,全身衣服都破破烂烂,朱国祥更是满脸胡子拉扎。他们还都是短发,像是受了髡刑,又像是下山化缘的和尚。

    而朱铭表现得彬彬有礼,鞠躬作揖一套下来,似乎还像个读书人。

    最重要的是,朱铭口音古怪,不知道说的哪里话。

    其实也没啥,都属于北方方言体系。双方交流的难度,可以想象成河南人遇到四川人,除了个别乡间俚语之外都能听懂。

    见那些农民愣在原地,朱铭放缓语速,又重新说了一遍。

    为首的庄稼汉终于听明白,邀请他们进村喝水,又好奇打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朱国祥有朋友是陕北人,这些农民的口音,比较近似于陕北话,他尽量模仿道:“我们从南方来投奔亲戚,中途遇到山贼,还被山贼戏耍割了头发,好不容易才逃出来。”

    “这匹马够瘦的。”庄稼汉有意无意说。

    朱国祥解释道:“前面有废弃的茶山,这畜生被绳子缠在茶树上。我们救它脱困,它就一直跟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