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5【朱铭生气的原因】 (第2/6页)
文宗,一言一行,当须谨慎。朱成功这等聪慧之人,难免心气高又爱面子。他被当众斥责,还能保持恭敬,已是极为难得。可阁下说出‘心思jianian邪’之言,却让他如何自处?他若是转身离去,就被坐实了‘jianian邪之徒’,今后还怎在洋州儒林立足?这是要背一辈子污名的!” 闵文蔚说:“他留在山上,好好修学,便一切无事,还能得到知错就改的美名。” 陈渊是彻底服了,他虽修习洛学,却宁愿与非议洛学的陆提学交往,也不愿与闵文蔚这个洛学门徒为伍。 太过霸道,不能容人! 偏偏闵文蔚对此还不自知,觉得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 陈渊的老师杨时,虽然认为王安石有些观点堕入邪道,但依旧毫不吝啬的称赞《三经新义》,说《尚新义》是古往今来对《尚书》的最佳注解。 做学问就该这样,对事不对人,就算对人也该合理褒贬,哪能将人一杆子打死? 陈渊此刻非常确信,六十多岁的闵文蔚,修了几十年洛学,那些学问都修到狗肚子里了。 洛学的真义,闵文蔚半点都没学到! 闵文蔚问道:“先生怎不言语?” 当然是跟你没活说,陈渊哭笑不得:“如今蔡京专权,有识之士皆义愤填膺。陆提学虽然非议洛学,有些想法坠入邪道,但他也是个品行端正的。吾等应该摒除分歧,一起对抗jianian臣,而不是互相敌视。做学问应当包容,便有什么异议,辨一场就好了。一场辩论不行,那就多辨几场。天下士子无数,哪能人人都想法一致?” 闵文蔚对此嗤之以鼻,并不认同陈渊所言。 这是环境带来的思想差异。 陈渊出生于南剑州,那里文风不盛,所学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