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许秋的治疗方案,恐怖的临床判断力 (第1/4页)
这算是全院大会诊的常态了。 危重病人的抢救,基本上都是这么个过程。 开始的时候,指南写得清清楚楚,能开展的治疗方式一大把。 各科医生吵得不可开交,决定先处理哪些症状。 但, 越治疗到后面,越是无力,能选择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少。 医生能做的、也原来越少,只能选择沉默。 治疗方案,往往是不断妥协。 这个风险高,但不纠正就会死——只能做! 那个措施会让预后很差,但不处理病人又会出现脓毒血症——也只能实施! 到最后,甚至会出现互相矛盾的医疗手段。 但矛盾,起码还意味着有救,等真正到了回天乏术的时候,可能就连权衡利弊的机会都没有了。 “都说说看,总不能就让他在粪便里这么泡着,再拖延下去,早晚得出现脓毒症,到时候进icu也没用了。”烧伤外科的主任沉声说道。 又过了一会儿,于主任道:“要不就放手吧。 粪便里确实有很多细菌。 但,这到底是病人自己的细菌,他的免疫系统跟自己的细菌斗争了大半辈子了,总比再引进一些陌生的敌人要好! 我们暂且保住他的免疫系统,只要维持免疫功能,这些细菌应该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章主任沉默了片刻说道:“这种办法比放肛管,频繁换药靠谱。” 用太多药,会破坏肠道本来的菌群。 一旦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这些机会致病菌,以及粪肠球菌等恶菌群,可能就会占据上风,引起全面大规模感染。 但这时,一直沉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