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娇妻支教的故事(3) (第6/22页)
怕。 她在西疆机场附近的宾馆里过了一晚,给率先抵达目的地的志愿者打了个电话,大致确定了位置后,第二天开始搭上了大巴,又足足坐了一天,傍晚时在一个小县城下车。 县城到她支教的村子,还需坐半天的皮卡才能到,所以小洁又在现场过了一夜。 一路上,她看到的都是寸草不生的旷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早已不见踪影,在渐渐感到害怕的同时,却对支教的生活充满了渴望。 第三天,小洁终于到了目的地,一个被称为蔡家村的地方。 蔡家村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四面都是光秃秃的山头,让小洁不由地想到了王之涣的那首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村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座土屋,她要支教的地方,就在村政府旁边的一个破败院子里。 当天小洁就了解了情况,蔡家村虽然人口不多,村上也没几个孩子,但方圆百里之内的孩子都会赶到这里来读书。 因为在这个广袤而人烟稀少的镇子上,只有蔡家村才算有一所学校。 十里八乡赶过来上课的学生,有些需要徒步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看着这些贫困山区里孜孜向学的孩子们,小洁忽然对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学生有些鄙夷。 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们,何曾体验过为了上一堂完整的课,而需要风霜雨露跋涉三个多小时的滋味?不仅是孩子,城里的那些成人们,同样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动辄上千的菜谱,几乎可以是这些可怜孩子们几个月的生活费。 志愿者让小洁先拜会了校长。 校长是当地最有名望的人,据说当年也是因为知识青年下乡,这才扎根在西疆,振兴当地的教育事业。 如今,他已是个垂幕的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