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5章 协会的培训模式 (第2/4页)
创造领域的日新月异当然是一件好事,可这同样也就意味着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基本上不可能为自己工作组招募到现成的新鲜血液。 因为没有现成的人才懂这些。 这样一来,开培训班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以一期培训班的模式直接教学自己项目组在前沿领域的发现,一遍教人一边考察,同时一边观察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态度和心性。 又给协会培养了人材,自己又能选择到心怡的新鲜血液,而协会里的学徒也能找到一条上升的通道。 就算学徒志不在此也能通过少量的积分学习到非常前沿、非常先进的理论和知识。 毕竟这种培训课收积分都基本上是意思意思,一般而言积分的价值都会远远低于培训课上的收获。 也就是说,就算你不想着被挑进项目组也能在这里获得远超积分的收获,都算得上是福利培训。 有资格开培训会的,没有哪个会吃像难看到收取高额的积分,最多就是出一两张卷子要求做到多少分,以分数或者某种学科的成绩作为报名门槛罢了。 这也算得上是协会内部的一种福利吧,在外界可没有这么多廉价并且货真价实的法师培训班,而且培训的内容还基本上都是某个方向前沿的理论技术知识。 换算出来大概类似于什么呢? 类似于中科院的院士或者其他科研工作者出来开培训班,教授其所研究项目当中的一些理论和知识,乃至是搞科学研究的一些理论思维。 收费怎么收? 十块钱一节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