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1 (第4/4页)
员会在自我表演的时候,考虑到整个电影画面的表达,更不会在试镜这样时候,去思考一个光影语言的问题。 而偏偏,王忱想到了。 他时常自诩在导演上工作吃力,可事实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王忱早已不是个初出茅庐乱拍片子的小导演,那些影像表达上的视听语言,早已如条件反射般,刻进了他思维的路径中。 王忱蹲在阴影中,静了两秒,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蹲在那里,手指就已经是夹着烟的样子。 没有抽烟的过程,也没有其他赘余的动作。 因为在电影剧本中,画面开始的时候,“乔立”就已经是在抽烟了。 人的定式思维或许会要求“抽烟”前要有对应的“点烟”动作,但事实是,电影画面中经常会截掉没有意义的动作,而观众完全能够根据画面里的一帧,自动在想象里对其他动作进行补充式的想象。 演员读剧本时,往往就是靠这样的补充式的想象,增加了不少前后因果的动作,但事实是,一切剧本中没有反映的内容,都是导演并不希望看到的东西。演员要遵循的不是“常理”,仅仅是剧本。 这些细节,落在作为同行的演员眼中,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甚至不会有人察觉到,王忱这样表现的意义何在。即便经验丰富如宁颂,也丝毫没有察觉,王忱平平无奇的表演,究竟是哪里吸引了几位在座的导演,令他们突然开始目光交接,眼神期待,甚至纷纷坐直身体,盯起了王忱。 王忱的表演十分短暂,只能用中规中矩来评价。 这一个桥段本就不是情绪激烈的内容,现场试镜终究和大屏幕不甚相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