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无头尸案 (第3/4页)
下官也没忘记读书。那时下官对知识的渴求近乎疯魔,没有能借书的渠道,于是下官便跑遍了王都的所有私塾,偷偷趴在门外听先生教学,听学子吟诵,再用木炭记录下来内容。” “大人你能想象吗?寒冬腊月,一位衣着破烂的乞丐趴在一家私塾的门前,用被冻得红肿如馒头般的手卖力地趴在地上,一笔一划虔诚地记录着自己所听到的先生口中念出的每一个字,最后将它们汇集起来,组成几十本厚厚的书籍。” “那几年,下官通读了我大黎的经史,将晦涩难懂、被无数世家弟子视为天书的《堪舆图要》逐字逐句全部剖析了一遍。那一刻,下官觉得,便是当朝宰辅王洪、诸葛青云、褚遂安几人的学识与自己相比,也不过如此了。” “于是,下官便自持学富五车,想要找一些达官显贵引荐入仕。可惜我大黎的制度大人也知道,寒门是永无出头之日的。一连碰壁了整整一百九十八家,下官终于死心了,知道纵使自己再怎么苦心钻研学问也是枉然,只要你出身寒门,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学识的。” 听到这里,徐忠心中不禁默然一叹。 丁忧所描绘的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确让人惊叹。他却也代表了眼下大黎寒门子弟的普遍现象,纵使才华横溢,却也没有人加以引荐,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也是徐忠迫切想要改变大黎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所在。 让那些穷苦百姓,能够拥有一次与豪门世家公平竞争的机会。 哪怕只有一次,纵使败落,那也此生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