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3/6页)
弃的故事。 诗成之后,传与人看,可谓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却无人能够写诗与他相和,令人遗憾。 后来沈晨得知此时,回想起从徐州一路南下过往,便也写了一首《七哀诗》。 所谓的《七哀诗》并不是诗名,而是一种诗歌形式。 它反映的是动荡年代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的社会现象,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杜甫的《三吏》《三别》。 而最早的诗歌载体形式,就是王粲的这首《西京乱无象》。 而沈晨的《七哀诗》也是这种形式,全篇有十二行一百二十个字,描述的是从徐州南下,看到数十万百姓被屠杀的惨状。 全诗为:“徐州何垒垒,丘坟万千幢(chuang)。” “白缟挂于亭,尸骨缚门枊(ang)。” “城垣碾为墟,庄墉残牖嚮(you,xiang)。” “问是何所故?阿瞒屠淮阳。” “乘车南相望,山陵似癊(yin)黄。” “彭城过泗水,万姓河中亡。” “遗骸铺成路,血rou做泥浆。” “问是何所故?曹军驱民戕(qiang)。” “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狼。” “蒙茏荆棘生,蹊径登童殇。” “狐兔窟其中,芜蒿野茫茫。” “感彼雍门泣,今古独悲怆。” 这首诗第一段四句的意思是:南下路过徐州的时候,看到墓冢垒垒,丘坟成千上万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