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仿了个寂寞 (第1/4页)
陈文哲知道,这件玉鼎,肯定是仿品,工艺也算可以,要不然不会雕刻的这么漂亮。 但是,它真不像是老仿的,但是那种局部仿古的手法,又像是清宫的手艺。 宫廷玉器仿古,始自两宋时期,元明两代基本继承了宋代仿古玉器的类别和形式。 清代仿古玉器以乾隆朝为代表,器型种类和数量较前几代为多,风格也更多样化。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形制上仿古彝器; 二是仿照前代的古玉制作新玉,在形制和纹饰上加以模仿和创新; 三是在风格意蕴上仿古,器型和纹饰虽多有增损,但着重仿其神韵。 彝器,就是青铜器的统称。 “彝”是古代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它是北宋以来金石学中,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以概括青铜器的功用特点。 也名“尊彝”,如钟、鼎、樽、罍之类。 乾隆仿古彝器,即在器形、纹饰甚至外部颜色上仿古青铜器。 在全部乾隆仿古玉器中,最具鲜明特点的就算是这类大量的仿古彝器了。 主要器型包括玉鼎、玉尊、玉簋、玉卣、玉壶、玉觥和玉炉等。 形体尺寸在20厘米至40厘米之间,玉质好,多用于陈设。 仿古彝器有完全仿古,和局部仿古两类。 所谓完全仿古,就是不仅名称和器型仿古,而且还在纹饰上加以表现,如兽面纹、夔纹、云雷纹、回纹、勾云纹和谷纹等。 局部仿古,则是仅仿其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