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传世孤品 (第3/4页)
,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 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钱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 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 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钱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 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钱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 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的圜钱文字; 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 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 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再看这枚大齐通宝,要想通过字迹,来辨别真伪,也没有什么难度。 这一点,陈文哲还真不清楚,这就是穆凯荣教授的厉害之处了。 “大齐通宝是十国时期吴国徐知诰受封为齐王时所铸,这应该是没问题的,从流传出来的大齐通宝的实物拓片来看,这一枚的字迹酷似十国旧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