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评等 (第5/6页)
是衡量经义和策论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先秦的先贤、孔圣弟子,他们的经义经常毫无才气,但却蕴含大道理。武国的大儒衣知世考举人的时候,经义只有区区三寸才气,可仍然力压众人,获得甲等。” 耿巡察知道董知府这是在说给他听,也不回应,继续往下看。 四个人慢慢看下去,耿巡察的脸越来越阴,而三个考官的表情却越来越丰富。 “我若是董大人,第一个评语一定是‘结构严密’!这个方运,从破题开始,下接冒子,之后原题,异常流畅,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哪怕是一国状元,单论结构也不能更好了。” “破题巧妙,结构严密倒在其次,我最喜的则是关于禅让、世袭和众选的发展,禅让和世袭是大礼,有礼之变,可他从中发掘出其义,义也在变,和破题遥相呼应。这篇经义若是才气有问题,一定是出在他假设出来的众选。他虽然无力假设一个与禅让和世袭同等完善的众选制度,但却明确指出平衡和稳定之特质,极其符合我儒家得‘中庸’之道。不过他又在众选里强调有圣人观之,说明这众选不是完美无瑕之礼,幸好如此,若是真有国之大礼可摆脱众圣,反而不美。” “此子的假设虽然胆大,但论平衡和稳定,却要超过如今的十国制。十国若没有圣人,国家只能靠明君才能维系,但若国君无能,则国家危矣。他也在其中阐明,既然选择了平衡和稳定等特质,那也会有负面特质随之而来。若是他能取长补短、取其精华融入十国,则可以此文为根基成大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