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_第三十二章:座上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座上宾 (第3/4页)

表寸心,送给参将黄维正二百两作为孝敬,只敢把四百余两银子拿上。

    有战功还如此懂事,这样的手下值得提携,于是乎,黄沂州也没吃多大亏,不仅仅又领到了鸳鸯战袄五十件,还得到了十副棉甲、一千支羽箭、十张合力弓、五支三眼铳、五杆鸟铳和一百斤黑火药。

    有了这一次打胜仗的经历,家丁们训练热情更加高涨,所有人都在苦练三九。

    宋鹏飞无比羡慕黄汉箭无虚发,亲眼看到好几个后金军被师父射死,他也想着学习射箭。

    黄汉知道练习射箭并非朝夕之功,一个毫无基础之人要练到弓箭手的水平,必须有天赋还要有三五年苦练才有可能。

    他干脆跟宋鹏飞研究刚刚到手的五杆火绳枪,这个时代大明人称呼火绳枪为鸟铳。

    这个名称有可能是赞美火绳枪能够射落飞鸟而得名。也有可能是因为火绳枪的触发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的缘故。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明末殉节的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就曾经这样描述鸟铳:“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由此可见只要是精工细作的火绳枪准头还是有的,按照历史记载汉人生产的火绳枪质量领先这个时代。

    此时欧洲工匠打造的火绳枪内壁无比粗糙,以至于枪手会连着包装纸和铅弹一起塞进枪管才能够捣实不漏气。

    戚继光时期,蓟镇使用的火绳枪内壁经过汉人工匠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