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尽头_156 十篇论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6 十篇论文 (第7/10页)

不多,所以……嗯,事实上他投的论文没有任何一篇指定过期望的那位审稿人。”

    不得不说这位《数学年刊》主编的话让埃里克·凯迪心情好了不少。

    这大概就是大数学家的风采了,大概宁孑压根就没想过要指定审稿人吧?又或者他根本不关心谁在研究这些东西,因为他的爱好是如此广泛,也许来不及关心谁在研究这些,就直接换了方向。

    “感谢你的解惑,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帮我带个话给他,告诉宁孑,我非常荣幸能成为他这篇论文的审稿人。当然如果他有什么错误,我一定会找出来的。”

    “当然!祝你好运。”

    “谢谢。”

    挂了电话,没等多久埃里克·凯迪便收到了来自于《数学年刊》主编亲自发来的邀请链接,欣然的选择同意之后,他便开始了这次奇妙的审稿之旅。

    ……

    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毕竟是有牌面的。

    即便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使用双盲评审,所以会要求投稿者不要预先将论文发到论文预发布的网站上,但这些成名的数学家即便这样做了,他们依然会选择妥协。

    并开始为宁孑的诸多论文寻找合适的审稿人。

    这的确是很新奇的体验,因为一次要为七篇论文好审稿人,这个工作量其实是很大的。

    别说这些论文都是同一个人发布的了,事实上对于数学年刊来说,同一天决定审核七篇论文的时候也并不多。毕竟百分之九十的稿件都在初审时就直接被编辑淘汰了。

    一般论文会找四到六位审稿人,即便按最少的人数计算,七篇文章也要联系近三十位数学家。

    宁孑一次性在arxiv上传了十篇论文,又将其中七篇投给了《数学年刊》这个消息便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