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30 未来逻与县会多个院士 (第3/4页)
失望之色。 看到陈书记这副表情,一旁的许兴凡忍不住插了句:“徐书记,你可别小看这篇论文。这篇论文顺利发表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宁孑同学起码能拿到一个世界性的数学奖项。就凭这个过上几年,宁孑只要还在科研这条线上,评个院士什么的,不要更简单。即便是现在如果他点点头,别说华清跟燕北了,国外排名前十的大学可以随便上,还是学费全免那种。” 这番解释立刻震慑全场。 一篇厉害的论文这种阐述毕竟太过笼统,厉害到什么程度太过抽象,不是专门做学术的人的确很难理解。但像许兴凡这样直接告诉大家这篇论文能让宁孑获得什么,就让人感觉很具体了。 他们的小县城很可能会出一位共和国院士?还能拿国际上的大奖?国外大学都抢着要?还特么免学费的那种? 要知道全国院士才一千五百多位,而全国像逻与县这样的小县城就有一千四百多个。平均下来一个小县城好像能摊上一个多院士,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新生派院士可大都是城市里的。 就不说院士了,逻与县这些年培养出的三本以上大学生也不过三位数。毕竟县城里的教育资源,根本没法跟那些大城市相提并论。 如果不是自强计划,逻与县的学子能考上华清大学的概率基本为零。 就比如去年宁孑是县城高考状元,但在全省范围内名次已经排到2300多了。像宁孑这样的学生,每年最多也就那么一、两个。对于逻与县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