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6 颠覆的假想 (第6/10页)
这意味着人类文明能以更快的速度游历整个宇宙,甚至能够通过对介质空间的能量引导来对星球进行改造。调整星球的宜居环境,这的确是一个天才的想法。那么接下来是论文书写跟庞大的计算工作了。但我需要你先把整个推导过程详细的记录下来。” 宁孑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我中午选择回来的原因。我需要尽快把论文完成,然后交给那些天文学家去验证。想想都让人激动,由零维衍生出的一根一维的线,理论上可以完整的切割所有的三维、四维甚至更高维的结构,甚至是黑洞,空间的构造是如此奇妙。” “喵……” …… 当宁孑回到博士答辩点的正好是下午两点。 接下来的议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观摩的人也少了许多。 对于答辩委员会的大老们来说,宁孑早上突然离开,虽然显得有些让人错愕,但有卓明谦尽心尽力的解释,其实也没那么不可接受。 用卓明谦的话说,宁孑是受了导师们的启发,突然来了灵感,赶着去把灵感记录下来,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数学家大概是比文学家更相信灵感或者说顿悟的那一群人。 研究了许多年的课题,卡在某个问题上,一卡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但突然某天如同开窍了一般,就把这个关键节点想通了的例子多不胜数。 触发点可能是他人随口一句话,抛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孤独的午后,甚至一片掉落的树叶,完全没有道理可讲。 尤其是能走到院士这个位置的数学大老,大都有过这种顿悟的体验。当灵感来的时候,面前的难题都水到渠成的解决了,成就无上荣光。唯一的问题大概就在这种灵感是不可控的,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来,又或者什么时候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