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三七二章 你干这么多活儿,厂里发你多少钱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二章 你干这么多活儿,厂里发你多少钱啊? (第6/7页)

匹普通的丝绸,几两银子能买上好的绸缎。

    “世界大战之前,两三元银钞还买一匹不错的绸缎。

    “放在崇祯朝以前,一个妇女一天织一匹丝绸,且不算成本多少,就算卖了三两银子。

    “在世界大战之前,一个妇女看着好几台纺织机,一天能织上百匹绸子吧。

    “东西还是那个价,一个人能够创造的东西的数量,增加了一百倍。

    “那这个人的收入,就算不上涨一百倍,也该增长十几倍吧?

    “与此同时,绸缎的产量翻了一百倍,能穿上起绸缎衣服的人,也能翻个十几倍吧?

    “我们现在的生产速度,如果还能继续提升,那大家的收入是不是也该继续增长啊?”

    “大家能够享受到的,更好的衣服和用品,是不是也会继续增加啊?

    “以前只有有钱人能穿绸子,以后工人都能穿得起绸子。

    “以前的绸子不耐磨,现在咱们创造了人造丝,穿着上工都不心疼。”

    几个工匠和车间主任都懵了,觉得朱靖垣说的确有道理。

    只要大家在相同的时间内,用相同的劳动力,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

    同时东西本身的价格不变,那所有人的收入都会相应的上涨。

    而且,所有人能够享受到的东西,也会同步上升。

    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想到一个关键。

    那就是,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用的设备的价值越来越高,投入生产的资金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也就是生产资料越来越复杂和重要。

    用于建设工厂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所占的成本,以及后续在销售利润中分到的比例,相比负责实际生产的工人分到比例,具体是多少。

    如果绝大部分收入都落入了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