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六章 大明是大明人的大明 (第4/6页)
蒙县的中心是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 海湾在内部分叉变成了两个小海湾,分叉的地方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岛屿。 蒙县目前的县城就在这个岛屿上。 蒙县所在的岛屿两侧,都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大部分地区水深超过二十米。 进入海湾的航道上,水最浅的地方也超过十五米,十万吨的大船就能直接停靠。 整个墨洲东海岸,除了最北端的埃及和最南端的南墨洲,蒙县几乎是唯一的大型港口。 这个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向小西洋的常驻舰队,很可能会以蒙县为母港。 移民船在蒙县码头靠岸,郝仲义从船上下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六个组长,六十多个移民家庭,总共一百二十多个来自不同种族的移民。 就算是上船最晚的波斯、天竺、鞑靼人,现在也多少都懂了几句基本的大明语了。 绝大部分都已经能够认识自己的名字,少部分甚至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了。 郝仲义带着一大群人,跟着码头上的引导人员来到接待处,报告了自己带领的移民的数量和家庭数量,接待处的干事检查和确认了信息之后,出具了一份单据让郝仲义签字。 办完手续之后,郝仲义领了一个牌子,跟着一个大明干事进城,去未来的住处。 蒙县是一个千年古城,可信的最早记载是大食人在九世纪的时候留下的,但实际城市的起源显然比这个后来者的记录要更早很多。 蒙县是东墨洲最重要的港口,原本是墨洲人的土地,大明的郑和船队曾经抵达这里。 后来大食的阿拉伯人、天竺人、波斯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