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新战舰命名 (第3/5页)
走的余地都没有的。 “以前积累的老船,很快就在这种战斗中消耗殆尽,建造新船的速度也追不上猎杀速度。 “所以敌人肯定也会抛弃传统战列舰,转而建造类似的全主炮战列舰的。 “如果敌人采取保守策略,去建造排水量两万五六千吨,航速二十五节到二十七节的船,那就会掉进中型舰陷阱。 “造价达到我们的六七成,战斗力只有我们的四五成,两艘也打不过我们一艘。 “关键是他们的建造数量,相对我们的高速战列舰也没有绝对优势,仍然会被我们迅速猎杀。 “如果敌人选择正面跟进,建造排水量与我们近似的高速战列舰。 “那会因为他们的技术水平略低,总体的建造成本也会略高,或者是最终的性能略差。 “就算是成本和性能相同,他们的军费上限和生产能力都低于我们,总体建造数量会比我们少一截,仍然没机会取胜。 “我认为,敌人这样考虑之后,有可能会选择走激进路线,造比我们更大的主力舰。” 曹振镛愣了一下,发现的确是这么个逻辑,于是下意识的追问: “那如果敌人真的造更大的舰,我们的海军要应该怎么应对?” 朱靖垣非常果断的直接说: “我们也造更大的主力舰,或者是干脆反过来,我们可以主动掌握节奏,让主力舰吨位持续膨胀。 “四万吨的主力舰量产之后,就开始设计和生产六万吨主力舰,六万吨之后继续设计八万吨主力舰。 “总体实力不如我们的敌人,无论选择在哪个档次跟进,都会被我们的军备竞赛压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