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一五七章 战舰和航母设计定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七章 战舰和航母设计定稿 (第5/8页)

当时的各海军国家,是没有“装甲航母”这个概念和舰种分类的。

    无论是否铺设飞行甲板装甲,称呼都是舰队航母、主力航母等等。

    其他主力舰队航母只是飞行甲板没有装甲,机库下的甲板和舰体的两侧,通常都有一定的装甲。

    相对装甲航母这个后世称呼,这些航母习惯性统称为防护航母。

    真正完全没有装甲的航母,就是最低级的商船改造的护航航母,吨位可能只有几千。

    与此同时,是否铺设飞行甲板装甲,对航母载机量和作战能力,也没有直接的明显影响。

    不存在“装甲航母”肯定比常规航母搭载能力弱的情况。

    这种误会可能是某些游戏的“平衡设置”导致的。

    根据美国人在中途岛级上的经验,当航母搭载的飞机数量超过一百架之后,调度效率就会直线下降。

    四万吨的航母,已经足够cao作一百架二战时代的典型飞机了。

    如果不是为了使用更大规模的舰载机,四万吨的航母已经是二战的理想设计。

    使用同样飞机的更大吨位的普通航母,作战能力不会比四万吨的装甲航母更强。

    普通工匠对三个方案也许还有犹豫,但是朱靖垣在给工匠讲解设计思路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面对仍然充满了二战特征的航母,当然是要选最现代化的三号方案了。

    对于朱靖垣的选择,绝大部分工匠都默默的点头表示赞同。

    但也有几个工匠有自己的理解。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工匠忍不住开口问:

    “殿下,这样综合判断各个方案的总体优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