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一六七章 接二连三的访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七章 接二连三的访客 (第5/8页)

   来自海洋的少量水汽,在山脚下山脚下形成了地形雨,进而形成了真正的绿色的山坡。

    在整个半岛的西南角的山脉之中,有整个半岛唯一年降水量五百毫米以上的地方。

    这里有拥有全半岛仅有的翠绿的丛林,以及全半岛仅有的非季节性河流。

    本身地处热带,同时又是高原,山谷之中冬暖夏凉。

    夏天温度很少超过三十度,大部分时候温度不超过二十七度。

    冬季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通常有二十度,夜里温度在十度以下,不低于零度。

    这些山谷中盛产香料和水果,可以发展种植业。

    在工业时代之前,这里是整个半岛最富裕的地区,是大食文化的发源地。

    只可惜这些地方面积不大,而且地形崎区不平,降水集中在山区内部,到了海岸反而变得干旱了。

    如果大食国真的是独立的大食国,那就只能想办法集中力量在这里发展建设。

    可惜,同时也幸运的是,大食国是大明的藩属国。

    这块大食半岛上的天选之地,对大食国虽然同样重要,但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控制和建设关键的港口,武装移民控制内部的分散居民区,避免成为罪犯的流窜地。

    山谷中环境较好的地方的未来规划,大概也就是成为大食国的旅游度假区了。

    大食国早晚也要撤藩,或者名存实亡的实质性的撤藩。

    所以工业区和科研区还是建在大秦海沿岸吧。

    朱靖垣说着自己的吩咐,就乘上汽车返回王府了,没有去任何地方闲逛。

    朱靖垣本人想去工地上看看,想在大食国到处转转,但是关天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