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第89节 (第3/8页)
唐朝时期起, 就在当地设置了互市,马帮亦从此地出蜀。 当年宋太.祖立国时,大理国曾立刻派人庆贺, 有归顺之意。 当时的守将还劝宋太.祖继续攻打, 拿下大理国,均被宋太.祖拒绝了。 宋太.祖在舆图上,沿着沫水划了一条线, 曾言:“此外非吾所有也”。这就是后世著名典故“宋挥玉斧”的由来。 此后数年,大理多次上书, 请求加封其为藩属国, 大宋均没答应。 大宋忌惮大理国, 一是大理国与导致唐灭亡的南诏有一定关系;二是实力不足,管不了那么远。 说来也可笑, 蠢货也有时能歪打正着。大宋与大理国宗藩关系,被亡国之君赵佶确定了下来。 大理国向大宋称臣不久, 赵佶就进了金兵营。赵构到处逃命,大理国与大宋的藩属关系,名存实亡。 两地民间倒是没断了交流,在梓州路三不管的乌蒙部缓冲带,私下贸易往来。 赵寰对此地的重视,张浚他们虽然能理解,还是有不同的意见:“赵统帅,如今未能一统,且不提南边,岳将军他们在与西夏打仗,且金国还虎视眈眈,伺机反扑。正义军的领地,被三方包围其中,强敌环伺。眼下将精力,集中于某一地,可否会稳妥些?” 赵寰从不一言堂,而且她非常欢迎他们提出建议,且虚心采纳。 这次赵寰却坚持,画了简单的舆图,认真解释:“仅从位置来说,此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边,就先让赵构多蹦跶一阵。至于金国与西夏,则不会停,要继续打下去。打仗乃是打粮草钱财,这些都从何处来?” 她无奈叹了口气,道:“别看北地已经太平安稳了,不过是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