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九章 伊尔-76和运-20 (第2/10页)
有确定下来,这款预警机验证机也就无疾而终了。” 以国内的研发水平,想要全新研制一款预警机是很难的,所以,国内也只能是利用现有平台来改造,找来找去,就是运七平台最合适了。 这是一款在老毛子的安-24运输机上测绘彷制过来的型号,不过由于当年的混乱,虽然70年就已经组装出来了第一架,但是一直到82年,这款运输机才终于算是定型,成为了国内重要的一款运输机,而且一直都在生产之中,甚至到了后世,还在以新舟600的型号继续延续漫长的生命力。 这款飞机的大小和e-2差不多,所以,在这款飞机的基础上改造预警机的验证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听到陈老的话,秦涛顿时眼前一亮:“好啊,既然咱们有技术储备,那应该就更容易了!” 听到秦涛这样说,陈老的脸上又露出了困难的表情来:“秦总,也不是特别容易,咱们可以参照雅克-44的外形来修改咱们的运七,但是,如果是用机背顶着一个大盘子的方式,那就意味着空气阻力的大大增加啊!目前咱们国内缺乏相应的发动机。” 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航空工业一直都是受到发动机的困扰,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是却是进展缓慢。 当初测绘彷制安-24,也一同测绘彷制了上面的发动机ai-20m,77年的时候正式定型,被叫做涡桨6,在国内,这款发动机属于是多面手的角色,不管是双发的运七还是四发的运八,只要是螺旋桨的飞机,几乎用的都是这种发动机。 最初刚刚引进的时候,这款发动机的功率只有3124千瓦,后来经过改进,提升到了3340千瓦左右,到了21世纪的涡桨-6c,才算是提升到了四千千瓦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