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_第五十三章 国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国公 (第4/5页)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遵循“缓称王”的原则,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才自称吴王,推翻元朝统治后才称帝,建立大明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之君。在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中笑到了最后。

    赵元谨如今面临的情况虽有所不同,不过他这时候若是过早称王,必定会引来朝廷的全力针对,北方的那几家大诸侯,甚至胡人部落和某些隐世门派都会盯上他,由此引发的后果实在难以预料。m.zwWX.ORg

    “先生所言不错,这称王之事就缓一缓也无妨。”

    听完秦烽的分析,赵元谨当即改变了主意,身边的众将虽有些遗憾,也不再说什么。话说他们都不是笨人,想通这一层利害关系并不难。

    “不过,虽不能称王,称国公却是可以的,”

    秦烽又道:“荆楚之地为大帅所得,将来还要图谋东、西益州,交州,扬州,等到这些地方尽数到手,统一南方,就可名正言顺称王了。”

    赵元谨颔首道:“先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