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蒸汽织布机 (第3/5页)
算稍微有了些起色。特别是大肚国的原住民,由于和汉人的交流逐渐增多,各种先进的工具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有一些有人把孩子送到学堂里来学习汉人知识。 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教化的功劳必然能完全显现出来。 前些日子派去台湾送的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为的就是最大可能地提高岛上水稻的产量。之所以用轮船,其实是对郑芝龙的一种震慑。就是要他知道,你很厉害,但朕更厉害。 封他为台南伯,也是对他功劳的肯定。告诉他只要紧跟皇帝的步伐,升官发财不只是空谈。 四月二十六 在北京休息了两天的吴又可又踏上了征程。此行的目的地是山西各州府,到各州府的惠民药局宣传防疫知识。 四月二十七 朱由检找来了范景文。 “范卿,眼下鞍本钢铁集团的产量已经上来了,朕打算继续修铁路。” “陛下打算从哪修到哪?” “朕计划先修两条。 沈阳到金州、京城到太原。 金州就是后来的旅顺大连一带。在这修建铁路处于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粮食的供应。未来小冰河时期的天气苦寒,沈阳一代怕是产粮更加困难。辽东半岛是土壤肥沃,可以作为辽宁的产粮区。 第二,贸易的需求。一个大的钢铁集团周围必定有许多衍生产品,各种农具、炊具。从大连出海,可以直接运往海内外。 至于京城到太原这一条线,完全是为了应对将来持续五年以上的大旱灾做准备。赈灾也好,灾民转移也好,都需要火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